使用視力檢測儀時,檢測環境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有重要影響,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光線條件
亮度:檢測環境的光線應保持充足且均勻,一般建議室內光照度在 300 - 500 勒克斯(lx)之間。過亮的光線可能會引起受檢者眼睛不適、瞇眼,從而影響檢測結果;過暗的光線則會使受檢者難以看清視力檢測儀的視標,導致檢測誤差。
穩定性:光線應保持穩定,避免閃爍或晃動。不穩定的光線會使受檢者眼睛產生視覺疲勞,影響對視力的準確判斷。 光源類型:優先選擇接近自然光線的白色光源,如 LED 燈。避免使用彩色光源或光線顏色偏黃、偏藍的光源,以免影響受檢者對顏色的辨別和對視力檢測目標的視覺感知。
2、溫度與濕度
溫度:檢測環境的溫度應保持在舒適的范圍內,一般為 22℃ - 25℃。溫度過高會使受檢者感到燥熱、出汗,影響注意力和配合度;溫度過低則可能導致受檢者身體緊張,眼睛肌肉也會相應緊張,從而影響檢測結果。
濕度:適宜的濕度范圍在 40% - 60% 之間。濕度過高容易使儀器表面凝結水汽,影響儀器的正常運行和檢測精度;濕度過低則可能產生靜電,對儀器的電子元件造成損害,同時也會使受檢者的眼睛感到干澀不適。
3、噪音水平
檢測環境應保持安靜,噪音水平最好控制在 40 分貝(dB)以下。噪音過大會干擾受檢者的注意力,使他們難以專注于視力檢測,尤其是對于兒童和老年人等易受干擾的人群,安靜的環境更為重要。如果環境噪音無法避免,可以考慮使用隔音設備或選擇在噪音較小的時間段進行檢測。
4、空間布局
空間大小:檢測場地應具有足夠的空間,一般要求長度不少于 3 米,寬度不少于 2 米,以保證受檢者在檢測時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避免因空間狹小而產生壓抑感,影響檢測情緒。
儀器擺放:視力檢測儀應放置在平穩、固定的臺面上,避免儀器晃動或震動。同時,儀器應與受檢者的眼睛保持適當的高度,一般以受檢者坐在椅子上時,眼睛與儀器的視窗處于同一水平線上為宜。
周邊環境:檢測區域周圍應保持整潔、無雜物,避免分散受檢者的注意力。墻上不要有過多的裝飾或鮮艷的顏色,以免干擾受檢者對視力檢測儀視標的注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