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 HIS 系統檢查檢驗模塊預警規則調整的安全性,需要從人員管理、系統技術、制度流程等多方面著手,形成一套完整的保障體系。以下是具體的措施:
1、人員管理方面
嚴格的權限控制:如上述內容,明確不同角色的權限,通過角色 - 權限矩陣進行精準授權,僅開放其工作所需的最小權限集。例如,醫生工作站管理人員主要負責與臨床應用相關的微調,而不應具有修改系統底層參數的權限。
定期的權限審查:定期檢查用戶權限,確保權限分配與員工當前職責相符,及時調整或收回離職、調崗人員的相關權限。
安全培訓與教育:對涉及預警規則調整的相關人員進行定期的安全培訓,使其了解安全政策、操作規程以及潛在的安全風險,提高安全意識。例如,培訓內容可包括如何防止因誤操作導致規則錯誤,以及泄露系統信息的危害等。
2、系統技術方面
數據備份與恢復:定期對 HIS 系統包括預警規則相關的數據進行備份,備份可采用全量備份與增量備份相結合的方式。一旦出現規則調整失誤或系統故障,能夠快速恢復到之前的正常狀態。
訪問控制與認證:強化系統的訪問控制機制,采用多因素認證方式,如用戶名、密碼加驗證碼,或指紋識別、數字證書等,確保只有授權人員能夠訪問和調整預警規則。同時,對訪問行為進行實時監測和記錄,發現異常訪問及時阻斷并報警。
數據加密:對存儲在系統中的預警規則數據以及在網絡傳輸過程中的相關數據進行加密處理,防止數據被竊取或篡改。例如,采用高級加密標準(AES)等算法對數據進行加密,確保數據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系統更新與維護:及時更新 HIS 系統的軟件版本,修復安全漏洞,同時對系統硬件進行定期維護,確保系統穩定運行,減少因系統故障導致的安全風險。
3、制度流程方面
審批流程:建立嚴格的預警規則調整審批流程,任何調整申請都需經過相關負責人的審核批準。例如,檢驗科室管理員提出的規則調整申請,需經本科室主任和臨床信息系統管理部門審核,確保調整符合臨床和管理要求。
操作記錄與審計:系統自動記錄所有對預警規則的調整操作,包括操作時間、操作人員、修改內容等詳細信息,形成審計日志。定期對審計日志進行審查,以便及時發現違規操作或異常行為,并進行追溯和處理。
應急預案:制定完善的應急預案,針對可能出現的因預警規則調整導致的系統故障、數據錯誤等情況,明確應急處理流程和責任人員,確保能夠快速響應和解決問題,降低對醫院正常醫療工作的影響。